服贸会观察:全球需求向中国转移 我国创新药出海提速
来源: | 作者:中国商报网 | 发布时间: 2022-09-06 | 68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产创新药加速出海,2021年中国新药审批全面加速,本土企业自研新药占比与进口新药齐平,我国医药创新之路快速铺展,创新药管线占全球比例大幅提升,创新药在研产品数量贡献率居第二梯队之首,具备参与国际竞争实力,2022年超10家药企谋划“出海”。国际仿制药头部企业认可中国新药,愿引进疫苗。但出海面临资金、时间成本、创新研发力等问题,本土药企联合国际药企拓展布局。当前中国创新药国际化发展有商业国际化、授权许可交易国际化、临床研发国际化三种类型。阿斯利康在中国不断创新并推动海内外合作,企业希望政府推动各国企业互信合作。

国产创新药加速出海

医疗信息数据提供商GBI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药审批全面加速,共有82种新药首次在国内上市,其中本土企业自研新药占比达到35.8%,与进口新药齐平。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教授武阳丰表示:“中国过去以仿制药生产为主,现在则大力提倡创新药,整个产业链在往创新的方向走。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出台后,医疗产品的研发、审评、评价标准等都与国际快速接轨,现在我们新药的上市批准速度、质量、数量都有大幅度提高。”

王锐对记者直言,我国医药创新之路在快速铺展,现在整个创新药管线占全球的比例较五六年前已有大幅度提升。

百济神州中国CFO黄智也提到,中国创新药在研产品数量对全球的贡献率为13.9%,稳居第二梯队之首。中国的创新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一些创新药企在国际化道路上做了很多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百济神州、金斯瑞子公司传奇生物、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君实生物等超过10家药企均在谋划“出海”。在2022年服贸会上,百济神州也展出了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泽布替尼、替雷丽珠单抗和帕米帕利。相关工作人员也对记者表示,产品会有国际化方面的商业推介策略。

中国市场全球关注

国际仿制药的头部企业印度瑞迪博士实验室有限公司中国区负责人沙伊斯科玛表示:“在新药方面,中国是强于印度的。但中国企业多以本土市场发展为主,我们也非常乐意与中国优秀的企业合作,今年年底之前,我们至少会引进中国的三种疫苗。”

不容忽视的是,在出海方面,国内药企不得不直面资金量要求、自建销售团队的时间成本、产品创新力和研发力是否过硬等问题。为了让出海的道路更为通畅,本土药企也联合了具备强大商业化推广能力的国际药企拓展国际化布局。

黄智表示,当前中国创新药国际化发展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为商业国际化,比如泽布替尼目前已在全球50多个市场获批上市;第二类为授权许可交易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药获得多国公司(MNC)的认可,交易金额屡创新高,2019年以前每年授权交易出海的案例不超过10个,2020年则超过20个;第三类为临床研发国际化,中美双报、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已经成为标配,中国药企在海外开展的临床试验已超过100个。

阿斯利康中国中央政府事务及市场准入部门助理副总裁赵东红表示,阿斯利康在中国将近30年的时间不断地在药物研发、生产运营以及营销模式上进行创新,近几年也在不断推动海内外创新药的合作,在肿瘤、心血管、代谢、肾脏以及疫苗抗体还有罕见病领域推动了在华的业务发展。

“我们在积极拓展全球化布局,包括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同时,我们还在推动海外市场引入更多本土化的人才等工作,以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我们希望政府层面能够推动各国企业之间的互信机制建立和更多的合作。”王锐说。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