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在2025中国服务贸易大会期间,由北京服务贸易协会主办的2025国际合作项目推介洽谈会AI专场论坛的演讲。作者吴德坤为Business+Al主席,Hashmeta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人工智能为新媒体:如何利用SE0 2.0和GEO走向全球
----吴德坤 Business+Al主席,Hashmeta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现场的各位嘉宾朋友,简单介绍一下,我是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人,第三代华侨,我在马来西亚生活了20年,大学过后一直生活在新加坡。这次过来的主要原因,我们是希望在整个活动里面给大家呈现出在海外,我们目前看见的一些情况。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主要还是针对怎么通过SEO、GEO将企业、业务带到全球。在这之前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个人创业经历:在2010年的时候,其实我在中国创过业,当时这个就很早了,也可以说是类似千团大战一样。
这个截图存留了很久,为什么?可能有一些缘故跟大家分享一下,当时我们通过SEO,在中国市场百度,我们在搜索安卓下载,我们在当时是第一名。如果搜索安卓,我们是第二名,第一名是当时的一家公司,被百度以19亿美金收购了,我想跟大家说的一件事情,SEO基本上它能够做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也能够非常聚焦。
大的市场指的是如果你切到一个非常大的赛道,你有非常多的流量,那在整个环节我们学习到一个东西,不管现在市场趋势怎么样,你必须用目前你手上有的这些资源,去思考它们能够帮你打造哪种市场。所以在座不管是做企业的还是做高管的,我们相信你只要有自己的阵地,就可以通过SEO的方式,把你的业务带到全球市场去。
从这里可以看得到,不管是百度还是谷歌,只要你掌握SEO一些技能技巧过后,你其实可以同样出海的。同样的情况,不管是大的赛道还是小的赛道,我们从中间其实了解到了一个事情: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在做整个市场,你都必须了解掌握到一个非常细分的赛道,所以大的赛道能够避免就避免。我们当时整个学习的状态是:如果这个市场太大,那就不一定消耗得掉。我们当时说有非常大的流量,不过它并不代表能够非常好地维持住。
再过后我就到了东南亚市场,同样的情况,SEO虽然说在中国市场,在百度,其实有一段时间默默无闻,不过最后为什么SEO、GEO成为了网络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想了解一下在座有谁听过GEO的?不多,有没有听过新马泰?这个稍微多一点,所以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比了解GEO的还多,说明它是一个非常新的赛道。
从整体市场来看,我们相信,在接下来的市场中,包括在接下来未来的几个月中,你可能会在媒体,在不断的分声量中,更多的去推荐GEO。
我们同样的模式在海外市场能够把这个做到第一名,我想告诉在座的这些朋友,尤其是在使用SEO或者GEO的市场,要选择比较细分的赛道。我们选择的这个赛道基本上是在针对GEO。从过去百度的经验到今天的谷歌经验,其实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做企业做业务其实是最容易的两件事情。我想问一下在座的每一位,客户主动找你比较容易还是你主动找客户比较容易?客户主动找到你比较容易的请举手,然后让你主动找客户的请举手。客户主动找到你其实更容易的,这个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整个主题。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客户主动找到你,和主动去找客户看起来差别不大,实际上差十万八千里。主动找客户更像是狩猎,你必须要经常不断的追求你的目标,所以一般做企业你会有自己的列表,哪些公司需要摆放、需要打电话。这其实是比较累的,短期内可以见效,不过长期来说,它其实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让客户主动找到你,英文叫做Inbound,在海外其实这个方式是更好的,因为海外市场足够大,只要你在谷歌上面切一块你自己的细分领域过后,客户其实可以主动找到你。我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模式,在中国市场创业了以后,在新加坡市场,经过了十年,看我手上现在的这些客户,很多都是从他自己找过来的,包括待会儿我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包括字节跳动,它出海的时候都是通过这个方式找到我们的。当时我们手上的BD,同时接了十几位字节跳动的同事,和不同的国家客户。这是我们第一次看见哪里来的这么大一家公司,怎么同时这么多人,而且他们相互不认识,所以他们相互出海的时候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我们。
所以相信在座每一位如果你对出海是有兴趣的话,那么SEO、GEO是你应该绝对要了解的方向。从长期来看,如果针对你的企业有帮助,要让客户自己找到你,我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更稳健。
简单的介绍了一些背景,今天就来说一下,因为现场有非常多的大咖,也有非常多的专家朋友,他们对这一块基本上关注度可能比我还多。
现在我们主要看见的是几个趋势:第一个趋势是AI是个新媒体,它类似当时的抖音快手一样,现在很多在座朋友我相信你们在搜索答案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通过AI来去做最快的判断,所以大家对这一方面是有共识的,尤其是DeepSeek出了以后,市场变化其实非常快。
我从创业以来,根据整个市场动态,这是我过去15年创业以来,我发现增长最快,而且速度最快的一个赛道。我在10年前做的那一波是移动互联网,我做的是移动应用商店,而现在这一波是AI,而且AI这一波有同样的情况,我们发现它是一个整体改变大家生活习惯的非常大的突破。
我们看见的主要三个趋势:第一个趋势,AI的回答引擎作为新媒体,第二,不知道大家现在用的百度多不多?今天用百度的同学,我要为百度站站台,其实你可以在百度这边看得到,它有些回答已经在百度结果上直接可以呈现。百度跟谷歌类似,它有一个功能叫做AI链,完全是用AI来实现你的解答。
第三个趋势,我们在海外市场发现一个情况叫做零点击展示,你有很多流量在谷歌搜索结果里面,不过没有点击。第二个情况是针对内容爆炸信息过载,因为在接下来整个市场中,我们相信会有非常多的AI内容出现,所以针对整个市场,会有很多的内容,这个是我们对于整个行业的洞察,我们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针对整个市场洞察的情况。
不管是刚才提到的三个趋势还是我们的AI成为新媒体,很多海外头部的这些营销公司目前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更多通过AI驱动来做它的智能对话,来做SEO、GEO,我们看见最大的一个突破就是SEO其实升级了,SEO2.0,它不再叫做搜索引擎优化,它叫做Search Everywhere。
除了在国内可能相对简单的搜索,百度,然后大家可能用一下种草视频,小红书,看一下抖音快手。而在海外市场我可以说有六大板块,不再是《三国演义》里面的平分天下,而是六个不同的属性。
首先可以看得到头部的搜索引擎谷歌、Bing等,旁边AI引擎是新杀出来的一堆AI引擎,现在的搜索优化其实我觉得更有难度,因为需要在各样的平台上完成它的搜索入口。大家在小红书搜索的时候,现在有一个流行词叫做霸屏,很多公司基本上通过小红书来做SEO优化,在海外市场上其实更细分,有更多的赛道。
当然刚才提到的GEO,认识的新马泰朋友比认识GEO的还多,GEO本身是接下来我们看见非常大的趋势。
尤其是你所问的内容,它其实会被这些AI引擎来引用采纳变成结果,所以如果AI认识你的公司或者认识你的企业、认识你的产品,基本上你已经掌握了全球最好的推销员跟销售员。目前从事营销行业的我们会发现,你首先应该做的第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marketing to AI,然后再mark to AI,一定要让AI了解你的公司,然后再让AI来帮你营销,帮你去触达你的用户。
这个是我们过去在市场中,我们发现跟我们合作的这些客户它的用户增长情况。我们发现不管通过SEO手段还是GEO的手段,从整体情况来看,只要你做海外市场,那这一块是非常好的。
当然,针对AI出海你准备好了吗?中国市场是非常庞大,如果你说这个全球市场,全球80亿人口,中国拥有14亿人口,东南亚市场拥有7亿人口,只要你占据了东南亚市场,基本上我可以说你已经占据了一半个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再加上东南亚市场等于全球四分之一的市场,我觉得足够了,当然还想往欧美去的话也行。不过从整体来看,尤其是AI出海,这一次我们发现,大家对AI的兴趣和需求还是比较浓厚和迫切的,尤其是这几个赛道的朋友或者企业家们,先恭喜你们了,尤其是做教育的、营销相关的。医疗赛道,大健康其实是非常大的赛道,全球最大的赛道就是大健康赛道,5万亿的市场,中国是五千亿,东南亚市场是2500亿。
针对这个为什么我们经常建议或者伙伴们去新加坡看一看?因为新加坡基本上就是一个非常小的国际市场,在那里能接触到非常多的企业,新加坡市场因为非常小,我们会发现这些发展的比较好的企业都是布局新加坡以外的市场。我们经常说用一个现成的预算来撬开整个国际市场,新加坡就属于一个这样的地位。
新加坡政府非常有前瞻性,他们花了非常多的心思做了一个2.0的人工智能策略。你可以看得到,在2013年的时候,整个AI产生的价值,等于新加坡市场GDP的30%,将近2000亿新币,相当于一万亿人民币,所以这个肯定是一个非常大的赛道。新加坡的政府花了非常多的心思去策划,接下来未来五到十年的AI侧列。当然这个是我们过去赋能的一些中国品牌,包括字节跳动、小米、OPPO,我们发现都有共同点,就是科技。所以这一波掌握科技的出海其实市场是对你非常有益的,这个是一个非常容易找到突破点。
现在到新加坡你会发现,在国内经常去的一些餐饮品牌在新加坡都有,大家都出去了,蜜雪冰城挺好的,瑞幸咖啡也很好,现在有的选择星巴克跟瑞幸,我会发现我自己更偏向于瑞幸,自然而然的整个中国的文化会往外外溢。
当然我们在这之前做的更多是财富五百强的一些客户,我们帮他们规划了他们全球扩张尤其是营销方面的一些策略。
Business+AI论坛基本上是我们搭建的一个平台,今天非常有幸,能够跟服贸会一起合作,把这个平台搭建起来。这是我们首次在国内露面,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在海外,我们希望通过过去争取到的一些资源和在海外创业15年间获得的一些资源来给大家做一些资源的对接,这些都是我们的生态伙伴,包括海外的阿里云、华为云、谷歌云、亚马逊、AWS,还有本地很多政府的一些资源。
其实最好的一个支持是新加坡政府给的一个政策,只要在座的各位,有一些朋友手上有比较好的AI应用想到海外市场投取,新加坡政府准备了2个亿新币,相当于等于10亿人民币,去把这些比较好的企业帮他录入到中国政府的采纳名单里面。新加坡政府它也非常希望能够把较好的应用采纳新加坡政府采购名单,给这些企业直接补贴。
当然这个是我们手上的一些客户群,包括Business+AI生态里面的,在座每一位嘉宾,你的手上如果有一些朋友,想出去东南亚市场,我们非常乐意给大家进行对接,这些都是我们的客户群,我希望在海外的这些客户群能够给大家在出海的赛道上面添砖加瓦。
针对B2B行业,我们手上有非常多的实实在在的B2B端的企业主,都在寻求非常好的AI应用。我相信这一波肯定是中国的科技出海,有科技的公司我们非常欢迎,我们可以帮你做对接到海外市场。不同的板块,有电商的、有交易的、有零售的,这些都能够帮大家对接,当然这个是我们目前做过的一个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
其实炒菜机器人在中国人已经不怎么新颖了,非常多。这个是我们在武汉发现的一家企业,做这个炒菜机器人,研究了十年。我们发现它基本上产品都非常好,你可以看见整个时间表。帮忙对接起来过后,媒体大幅度报道,这个就是我们希望给大家带来的一些可能性:不管是通过SEO或是PR合作对接,都能够产生这样一个效果,把它真的走出去,直接拿订单,我觉得这个是最直接的方式。在国内如果你有一些比较好的AI科技相关的企业,你其实可以考虑一下出海,因为这其实在海外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
当然,新加坡市场因为现在中美贸易的关系,其实很多企业想走出去,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新加坡政府也准备了非常好的政策,在海外也有好的孵化器、加速器,跟国内这么好的平台,像服贸会一样的直接对接,我相信能够产出一些火花。中国企业主出海的时候,能够帮你对接到新加坡本地资源,让你快速完成本地化,然后再往欧美市场,其实这个链路已经打通了,我们有很多朋友通过这样的模式成功出海,而且能够完成隔离。
当然今天简单的分享到这里为止,如果有兴趣交流的朋友可以扫一下微信号跟大家交流。
谢谢!
北京服务贸易协会
Beijing Association for Trade in Services